
民警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涉農反詐宣傳。
□文/攝 本報記者 蔡韜
秋風掠過黑土,稻浪翻滾成金,玉米昂首如炬,大豆搖響鈴鐺。金秋九月,在這片承載著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使命的土地上,豐收的畫卷正徐徐鋪展。為守護這份耕耘的碩果,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全警集結、靶向發力,將警務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用藏藍身影筑牢安全屏障,以貼心服務溫暖豐收季,讓平安旋律在金色田野上響起。
高位部署重拳整治
織密全域“安全網”
秋收不僅直接影響農民生計,更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環節。9月22日,省公安廳聯合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全省秋收時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視頻調度會議,明確要求各地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穿透農村交通安全堵點、破解根源性難題,將交通安全防線筑得更牢、更實。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迅速構建“省級統籌、地市主抓、縣域落實、鄉村聯動”護農體系,精銳警力下沉一線、警務站點前移田間,一張覆蓋平原、山林、農墾的秋收安全防護網,在龍江大地上迅速鋪開。
農資是秋收的關鍵,秩序是豐收的保障。全省公安機關攥緊打擊鐵拳,向涉農違法犯罪亮劍,為秋收生產清障護航。
伊春市公安機關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農資市場拉網式清查,經營資質、產品溯源、質檢報告逐一核驗,對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行為重拳打擊??萍假x能讓防控更精準,警用無人機常態化升空巡航,鏡頭掃過田間地頭、水利設施,空中喊話警示、紅藍警燈震懾,對盜搶農資、破壞設施等行為形成強大威懾。依托“警農聯動”微信群實現“訴求秒接、警力速達、問題快解”,合力護農效果凸顯。
墾區的田壟上,守護更加聚焦。省公安廳墾區公安局將農機具視作秋收“主力軍”,加密農機停放點、倉庫巡邏頻次,用腳步織密防護網,有效防范盜竊、破壞農機案件。民警化身“秋季護航員”,深入糧食收購點排查線索,嚴厲打擊相關涉農亂象,讓農民的每一滴汗水都能兌換成實實在在的收益,讓“公安藍”成為守護糧食安全最可靠的底色。
精細管控暖心助農
平安繪就“豐收卷”
秋收時節的鄉村路上農機與貨車交織,交通安全風險陡增。各地公安機關精準施策,用精細化管控守護“豐收歸途”。
綏化市公安機關動態調整勤務,“車巡+步巡”覆蓋村鎮主干道、田間路口、糧食晾曬場等重點區域,見警率、管事率顯著提升。9月11日晚,肇東市公安局紅旗派出所民警巡邏時發現,18只綿羊在路邊亂竄,過往車輛紛紛急剎避讓。民警立即上前將羊群驅至安全地帶,連夜走訪聯系到失主吳先生。看著失而復得的羊群,吳先生緊握民警的手再三道謝,安全提醒更讓他暖意融融。
黑河市公安機關自9月10日起啟動“全警管交通”秋季護農專項行動,交警與派出所警力聯動,借助微信群、農村大喇叭等載體,將農機安全、夜間行車安全等提示送到農戶耳邊。聯合農業農村部門、村委會開展農機“體檢”,對反光標識缺失、污損的車輛逐一補裝更新,讓每一臺農機“亮尾示廓”,夜間行車更安全。行動將持續至11月末。
護航秋收,為民是底色,服務是溫度。在龍江的田間地頭,“警察藍”不僅是安全的符號,更是暖心的力量,與農戶的“豐收黃”交織成動人圖景。
牡丹江市公安機關量身定制“農時服務套餐”,派出所窗口為農戶開辟“綠色通道”,預約辦理、延時服務無縫銜接,讓農戶辦事“零等待、不誤工”。民警踏著田埂走訪,為行動不便的留守老人上門辦證、送證到家,把便民服務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里。林口縣、寧安市公安機關的“黨員突擊隊”“青年幫收小組”則扛起農具走進田間,利用休息時間幫勞動力短缺的家庭搶收莊稼。
林區的豐收季里,溫情同樣涌動。省公安廳林區公安局方正分局五道派出所得知曙光林場樹莓采收遭遇“用工荒”,立即組建“助農采收隊”馳援果園。民警們手不停歇、嘴不空閑,間隙里普及涉農虛假貸款防范妙招,既護好“果籃子”,又守牢“錢袋子”。最終,5戶果農的500余斤樹莓及時歸倉?!罢媸翘兄x派出所的同志們了,有了你們的幫助,我們心里踏實多了。”果農的感激發自肺腑。
源頭化解普法送教
奏響田間“和諧曲”
豐收季的和諧,離不開矛盾糾紛的及時化解。龍江公安機關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把調解桌搬到田間地頭,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大慶市公安局東光分局秉持“調解先調心、解紛先知情”,讓糾紛化解更有溫度。龍鳳鎮向陽村黃某與李某因宅基地邊界爭執不下,民警帶著圖紙、卷尺趕赴現場,聯合村支書、土地員組成調解小組,“拉尺子定界、對圖紙確權”,以《土地管理法》為依據明晰權屬,最終促成二人握手言和。今年下半年,東光分局開展法治宣講7場次,調解土地糾紛6起,成功率100%,未發生一起因糾紛引發的治安案件,讓鄉村和諧底色更鮮明。
“老鄉們注意了,收購商要先交‘定金’再收糧?這很可能是詐騙!地界糾紛、農機碰損別沖動,法律途徑能解憂!”田埂上,雙鴨山市公安民警拿著宣傳冊與農戶拉家常,把普法課堂搬進了豐收現場。針對秋收季交易詐騙、鄰里糾紛等高發問題,民警結合真實案例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案例講法+現場答疑”讓法律知識入腦入心,幫農戶練就“避坑”硬本領。
大興安嶺地區公安機關針對秋收季“農戶晝出夜歸、用火用電劇增”的特點,啟動“敲門式”隱患排查。電線老化、燃氣泄漏、糧倉旁堆柴草……每一個隱患都不放過,當場指導整改、手把手教學滅火器使用,讓農戶學會自救互救。對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區,民警逐一登記信息、提醒財物保管,用細致排查筑牢安全防線。
護農的力量,也延伸至特色產業的每一個環節。佳木斯樺南縣漫山遍野的紫蘇散發出陣陣獨特的清香,作為當地重點培育的特色產業,豐收季里原料運輸、加工存儲需求激增。樺南縣公安局踐行“警務跟著需求走”,民警每日駐守農盛園食品有限公司門口,疏導原料運輸車輛、分流過往車流,同時督促企業落實防火防盜措施。“警官,太感謝你們了!現在有你們疏導,裝卸效率高多了!”企業生產主管紛紛點贊。
七臺河市的“田間警務”更懂農時民心。民警跟著農活走、圍著農戶轉,既當“安全員”巡防護糧,又當“聯絡員”幫缺人手的家庭對接收割機,為儲糧困難的農戶聯系烘干點?!耙郧笆沼衩卓倱倪@擔心那,現在民警幫著解決,太貼心了!”農戶陳大姐的笑容里,滿是安心與喜悅。
警徽映沃野,平安護金倉。松嫩平原的稻浪里有他們的足跡,三江沃野的田埂上有他們的身影,林海深處的果園里有他們的汗水。龍江公安以忠誠為筆、以服務為墨,在黑土地上書寫著護農保收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