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黃的玉米原糧。

鮮食玉米。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全省規上玉米加工企業達208戶,占全省規上食品工業的12.6%
◎全省規上玉米加工企業實現產值802億元,占規上農副食品加工業的48.9%、占規上食品工業的31%
◎目前全省玉米加工轉化能力達3200萬噸,位居全國首位
□本報記者 孫銘陽
2024年,我省規上玉米加工產業交出亮眼答卷,以加工能力全國領先、產業集群實現突破、龍頭梯隊持續壯大的發展態勢,彰顯糧食大省向產業強省轉型的堅實步伐。
作為全省規上食品工業第一大產業,我省玉米加工產業規模優勢突出。截至2024年,全省規上玉米加工企業達208戶,占全省規上食品工業的12.6%;實現產值802億元,占規上農副食品加工業的48.9%、占規上食品工業的31%。產業硬實力持續領跑全國,目前全省玉米加工轉化能力達3200萬噸,位居全國首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燃料乙醇和氨基酸生產基地,形成以淀粉、氨基酸、維生素、輔酶Q10等為代表的多元化產品體系。
龍頭企業與產業集群的雙重發力,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全省已培育出鴻展、象嶼兩戶百億級集團企業,阜豐、龍鳳兩戶50億級企業,以及昊天、京糧等5戶20億級企業,構建起層次分明的龍頭梯隊。更值得關注的是,集聚全省60%玉米深加工產能的綏哈大齊玉米生物制造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我省該領域“零”的突破。2024年,綏化、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四市集群內規上企業138戶,實現產值693億元,同比增長10.4%,成為產業增長的核心引擎。
區域集聚效應顯著,產業布局不斷優化。產值方面,綏化市、齊齊哈爾市、哈爾濱市、佳木斯市和大慶市穩居全省前五位,合計實現產值721億元,占全省玉米加工業規上總產值的89.9%。企業數量上,哈爾濱市以83戶領跑,綏化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佳木斯市緊隨其后,五市合計184戶企業,占全省總數的88.5%,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