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報記者 趙一諾 攝/本報記者 李鵬舉
10月23日,在2025中國計算機大會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劉知遠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驅動教育教學變革的最新實踐與思考。劉知遠表示,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傳統的“教”與“學”關系,為構建個性化、無邊界的未來教育模式提供了全新路徑。
劉知遠認為,傳統教育模式面臨規?;c個性化難以兼顧的挑戰?!按笳n堂需要保證知識傳遞的系統性,而小課堂則要激發每位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如何平衡是關鍵?!贬槍@一核心問題,他率先在教學實踐中進行針對性設計: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基礎”專業課中強化系統性框架,而在“寫作與溝通”通識課上則通過模擬場景鼓勵多元表達,有效提升了教學成效。
人工智能為實現規模化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劉知遠介紹,他與團隊聯合開發的“MAIC”智能教學平臺開啟了一場全新的教育實驗?!霸谶@個平臺上,由AI教師授課、AI助教答疑,甚至有不同的AI學生參與討論,實現了‘用AI傳授AI’?!边@種模式讓學生能夠獲得專屬的學術對話體驗,從根本上改變了單向知識灌輸的傳統課堂形態。
面對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必然趨勢,清華大學在人才培養體系上積極創新。劉知遠特別介紹了團隊研發的AI成長助手“清小搭”,正是一個整合了校內數萬份知識文檔的全周期智能學伴,能夠陪伴學生從入學直到畢業?!拔覀冋ㄟ^智能體廣場和創新大賽,鼓勵師生共同開發能協同服務多元需求的智能體,構建更加智慧的校園服務生態?!?/p>
劉知遠表示,隨著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未來教育正迎來重要的轉型機遇。這些探索不僅將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更將為構建面向未來的教育體系、推動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