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祥 本報記者 趙吉會
近年來,嫩江市將“一村一品”作為激活縣域鄉村集體經濟的關鍵抓手,持續推動各鄉鎮特色產業從“單點突破”向“集群發展”邁進,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科洛鎮通過重點項目引領、村級項目落地、特色產業培育三大舉措,推動全鎮7個行政村全面形成“一村一品”發展格局。如今,科洛鎮集體經濟實力顯著躍升,村均集體經濟收入達47萬元,其中東明村突破100萬元,富民產業完成率、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完成率均實現100%,成功走出一條特色鮮明、效益凸顯的鄉村產業振興路徑。
科洛鎮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在科洛村,投資58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的科洛山泉水廠,憑借當地優質火山泉水資源,投產后年銷售額可達377.5萬元;為延伸產業鏈,計劃開發蘇打水、氣泡水、茶飲料等系列產品,持續打響“嫩江科洛火山泉”區域品牌。重點扶持石頭溝村“小紅笨磨面粉”傳統產業加工廠技術升級,目前面粉年產量穩定達400噸,年營業收入24萬元。
科洛鎮精準布局鄉村振興項目,全鎮現有21個鄉村振興項目,涵蓋基礎設施類11個、產業類10個,其中投資超100萬元項目4個;10個產業項目均實現穩定運行、無閑置,2024年已帶動7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增收91.8萬元。在科后村投資85萬元新建的馬肉干廠,實現“產業發展+村民就業”雙收益;在石頭溝村投資296萬元建設的烘干塔項目,年可烘干玉米等作物1.5萬噸,不僅解決了周邊農戶糧食晾曬難題,還為村集體年增收15萬元。
科洛鎮推動“一村一品”差異化發展。整合科洛村、石頭溝村、東明村資源,建成8400平方米螞蚱養殖種植草坪、1180平方米養殖棚與繁育棚,共帶動相關村集體增收10萬余元;投資7萬元在科洛村建設1200平方米小龍蝦基地,投放龍蝦10萬尾,年收益達18萬元,填補了鎮內特色水產業的空白;東明村“隱茶杯”項目則通過提檔升級生產工藝,年凈利潤穩定在5萬余元。
“一村一品”不僅是科洛鎮各村的產業標識,更成為集體經濟壯大、村民穩定增收的“金鑰匙”。嫩江市將繼續聚焦產業提質增效,在品牌建設、產業鏈延伸上持續發力,推動“一村一品”向“一村一業、一村一鏈”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