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試車在冰雪動態廣場內測試畫面。

測試畫面。

“四季低溫試驗場”項目航拍畫面。
□文/張穎 呂秀敏 本報記者 趙吉會 攝/趙興宇
近年來,黑河市愛輝區緊扣寒區測試產業發展機遇,以創新思維與實干精神,扎實推動亞洲首座、全球規模最大的“四季低溫試驗場”項目建設運行。
秋高氣爽時節,位于愛輝區上馬廠鎮的黑龍江紅河谷四季低溫試驗場冰雪動態廣場內,已是一派“寒冬”景象。自今年9月主體低溫倉建成啟用以來,已有超過20家車企的50余臺測試車輛入駐,開展各類低溫環境下的性能驗證。這座被譽為“超級大冰箱”的設施正式運行,標志著東北地區試車產業成功突破傳統冬季限制,實現“全年可試、四季皆宜”的轉型升級。
“隨著國內汽車工業技術快速迭代、產品推新加速,疊加市場競爭白熱化,車企對高寒測試‘全年化’的需求日益迫切。”黑龍江紅河谷汽車測試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勇軍如是說。
為破解季節制約,愛輝區積極謀劃、精準對接,緊盯車企“四季可測”核心訴求,明確“全季低溫測試”為產業發展方向,推動重點項目迅速落地。此舉不僅補上了寒區試車產業鏈的關鍵一環,更有力提升了區域在專業測試領域的競爭優勢。
愛輝區工業信息科技局副局長王長青介紹:“我們堅持向上爭取政策支持,向下摸清企業需求,通過與紅河谷等龍頭企業緊密合作,明確路徑、高效推進,切實破解了試車產業‘看天吃飯’的瓶頸?!?/p>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愛輝區以強化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為抓手,迎難而上、聚力攻堅。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協調解決施工許可、土地征占等15項關鍵難題;創新實施“八包”責任制,選派“駐企服務員”和“首席服務官”,提供從報批到保障的“全流程”服務。駐企服務員靳東霖把自己比作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連接器”,從手續報批到技術攻關,再到生活保障,只要項目遇到問題,愛輝區總能第一時間響應、協調、解決。
如今,愛輝區不僅以“四季低溫試驗場”打破季節壁壘,更以此為牽引,拓展出“測試+研發+新業態”的融合產業網絡。隨著自動駕駛測試場、西溝民宿等配套項目陸續落地,寒區試車產業正從單一服務向全鏈生態躍升,“冷資源”持續釋放強勁“熱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