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整地作業。譚龍攝
□高翔 本報記者 姜斌 劉暢
2025年的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二分公司,黑土地上的故事從春播的泥濘開始,在夏管的熱浪中升溫,最終在三秋的谷香里收尾。這一年,在分公司的謀篇布局與周密部署下,110.64萬畝耕地上,一幅“戰天斗地”的豐收畫卷在黑土地上展開,分公司干部職工靠“全過程、全作物、全面積、全方位”標準定方向,以“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做支撐,用“試驗+示范+推廣+應用”四級技術破難題,與天較勁、向地要糧,最終將8.66億斤糧食穩穩收進倉廩。
春播:泥水里搶出“播種窗”
“四全”標準守好育苗關
今年,八五二分公司圍繞“良機”,更新購置高性能氣力式精量播種機27臺(電控氣吹豪獅播種機5臺)、北斗輔助駕駛系統80臺、無動力衛星平地攪漿機2臺?!稗r機是春播的腿,按‘全過程’標準把腿練有勁,才能打贏播種仗。”分公司農業生產部農機部長史展說。
然而,突如其來的強降雨突然打亂節奏,連續一周降雨讓待播的耕地積滿水?!安坏炔豢浚潘シN兩手抓!”分公司迅速成立抗澇保播專班,挖掘機、開溝機、水泵嗡嗡的轟鳴聲從早響到晚,及時排除內澇。
分公司種子倉庫里,大豆種子被分成三堆:“一級種芽率超95%,籽粒飽滿沒瑕疵;二級種芽率不低于90%;三級種直接淘汰,絕不能進大田。”所有旱田種子都要過這道“篩選關”,“先裹防蟲藥,再涂防病劑,最后撒保水種衣劑,種下去芽率高,還能防地下害蟲?!鞭r技員李雪峰指著這些大豆說。
靠著“全作物、全面積”的標準把控,分公司嚴守“三五播種”法,5月24日就完成了水稻插秧以及所有作物播種工作,正是“四全”標準埋下的豐收伏筆。
夏管:抗旱護苗“釘”在地
“五良融合”解難題
夏日的太陽像個火球,持續的高溫少雨,讓玉米葉子卷成了“小喇叭”。面對這一情況,分公司“抗旱應急隊”第一時間扎進田間。分公司網格員包戶,負責為耕地“解渴”。補水行動在田野上快速鋪開。旱田地塊里,噴灌機拉著水管移動;水田里,自動灌溉裝置為稻池蓄水,這就是“良法+良機”的好處。
分公司依靠“良法”提質量,早早下發了《農業技術手冊》,開展技能培訓、定標現場會,兩次夏管拉練讓大家開了眼界。氣象站更成了“守護神”,及時發預警,增雨防雹作業搶在雷雨前。第五管理區的玉米示范田還做了“變量追肥”試驗,“壯苗少施點,弱苗多補點,省肥還增產。”看著筆直的玉米稈,技術人員笑著說,“‘五良融合’就是生產力!”
三秋:豐產又高效
“雙百”目標同步告捷
八五二分公司以“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定調子,大型機械力量開啟了“連軸轉”模式。白天,田野里收割機聲不絕,晚上,車燈把田間照得像白晝,收割機依然在作業。
今年,分公司圍繞“良制”,以“企業+基地+種植戶”、規模家庭農場、聯合體三種經營方式,組建規模經營主體101個,實施面積38.3萬畝,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第三管理區第五作業站的玉米示范田,迎來了集團專家組測產,玉米畝產達1103公斤(標準水)。這片示范田是分公司“五良融合”的樣板:良田打底、良種撐勁、良法護航、良機助力、良制保障,還拿下了集團“單產提升大比武”一等獎。
10月13日,隨著最后一臺收割機離田,八五二分公司大田收獲作業全部告捷,比往年提前一周。
為沖刺黑色越冬、秋起壟“雙百”目標,分公司將“雙百”目標細化到每個管理區,把整地規劃圖變成進度圖。通過每日調度緊盯進度,確保整地工作高效推進。截至10月25日,黑色越冬與秋起壟任務先后圓滿完成,較往年提前了整整10多天。
黑土保護:四級體系破白漿土困局
生態治理筑根基
近年來,分公司依靠“試驗+示范+推廣+應用”四級技術體系,聯合省農科院、中國科學院南土所等院所,開展“三江平原區白漿土障礙消減與產能提升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打響了白漿土改良戰。
在農業科技園區的試驗田,24項試驗整齊排列,每塊地都插著標牌:“蓄水排澇模式”“心土培肥配方”。在第一、第四管理區千畝集中展示區,展示白漿土蓄水排澇、梯次深耕、心土培肥等單項技術5000余畝。“我家的地去年正好趕上農場進行心土培肥作業,以前玉米穗小,去年改良完以后,今年種的玉米比之前都大,一畝地多打了100斤!”種植戶孫玉田高興地說。
黑土保護不止改良,分公司還投資升級了17個示范點:渠道邊鋪了U型槽防漏水,溝渠修得筆直順暢,示范帶旁立起鐵藝展示牌,寫著黑土保護要點。284.7公里的示范帶繞著耕地,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業風景線”。
從春播搶種到夏管抗旱,從三秋豐收到黑土守護,2025年的八五二分公司,用“四全”標準把好每道關,用“五良融合”聚起生產力,用四級技術體系破解增產難題,把8.66億斤糧食穩穩裝進“中國飯碗”。
2026年,這片黑土地上的故事還將繼續,百萬畝級智慧農場將展現科技的力量,更多的良種、良法將在這里落地生根。北大荒人會帶著這份韌勁,續寫更多“戰天奪糧”的故事,為守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