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產前的大慶漢光新材料項目鳥瞰。本報記者 劉楠攝
本報訊(記者劉楠 李民峰)近日,大慶漢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生產項目實現全面投產。這家由省市區三級政府政策賦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不僅填補了我省抗氧劑領域生產空白,更以“投產即盈利”的亮眼表現,為龍江“油頭化尾”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響應全省“油頭化尾”戰略的重點項目,大慶漢光由大慶市龍鳳區政府主導,引入民營資本與本地國有資本共建。2021年8月,項目落戶龍鳳,總投資達10.5億元。項目于2022年6月開工,歷經三年多建設,2023年11月30日順利中交,2024年2月進入試生產階段,如今正式邁入全面投產的新階段,已實現100%達產。
依托大慶石化MTBE原料優勢,大慶漢光構建起全國同領域最長、最完整的抗氧劑產業鏈,形成從原料裂解、烷基化反應到終端產品的閉環生產體系。目前主打抗氧劑1010、1076、168、3114 等多個品種,廣泛應用于合成纖維、彈性體、橡膠、涂料等石油化工領域,作為聚烯烴制品加工的核心添加劑,可有效延緩聚合物氧化老化,顯著提升制品使用壽命,持續供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市場。
2024年,企業銷售抗氧劑6574.39噸,實現營業總收入18683.94萬元,其中小牌號品種3114更間接出口俄羅斯40噸,邁出國際化布局第一步。2025年勢頭更勁,1月~8月抗氧劑銷量達5650噸,占去年全年銷量的85.9%,為全面投產后的盈利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