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基于腸道菌群的北方寒地高血壓精準防控策略研究”在哈爾濱順利通過由黑龍江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會議驗收。該項目歷時多年攻關,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創性突破,為我國北方寒地高血壓的精準防治開辟了新路徑。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會
該項目由哈爾濱醫科大學承擔,成功構建了國際上首個針對北方寒地高血壓人群的生物樣本庫與腸道微生態數據庫,為深入揭示寒地高血壓的獨特發病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項目團隊基于宏基因組學技術,聯合機器學習算法,成功構建了寒地高血壓的早期預警和預后評估模型,為實現高血壓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工具。
在防控手段研發上,項目取得了從“0到1”的源頭創新。研究首次發現釀酒酵母菌、哈氏厭氧棍狀菌及其代謝物LPY等微生物與代謝物,在動物模型中顯示出顯著的高血壓防治效果;臨床研究證實,阿克曼菌與常規降壓藥物聯用,可顯著降低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此外,安德克氏菌屬還被發現可能成為高血壓相關房顫的潛在防治新靶點。這些發現為開發基于腸道微生態的降壓新藥和功能性食品提供了科學依據。
項目的卓越成果也為團隊贏得了更高級別的科研支持。基于本項目的扎實工作基礎,項目團隊成功申請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并于今年3月啟動,將繼續深入探究膳食、菌群與人體健康的內在聯系,預示著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將邁上新臺階。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的順利完成,不僅為解決困擾北方居民的高血壓問題提供了全新的“龍江方案”,也為我國慢性病的精準防控樹立了典范,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廣闊的產業化前景。建議相關部門優先支持該成果的臨床推廣與產業化開發,讓其早日惠及廣大高血壓患者。
(圖片由黑龍江省科技廳提供)
記者: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