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地”號。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北極共完成43個潛次作業。圖片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提供
本報4日訊(記者趙一諾)4日,記者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獲悉,我國科考隊近日順利完成北極載人深潛任務并安全返航。在此次科考中,“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北極共完成43個潛次作業,并與“蛟龍”號實現雙載人潛水器水下聯合作業,創新了我國雙載人潛水器協同作業模式。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北極密集海冰區開展連續載人深潛的國家。
科考隊在海冰覆蓋率超80%的北冰洋中央海盆區,實施了國際上首次加克洋中脊的載人深潛科考,“奮斗者”號最大下潛深度達5277米??疾炱陂g,深潛作業歷經極晝、極夜、融冰期與結冰期等復雜環境,科考隊員克服低溫和大風等困難,圓滿完成預定任務。
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深海水下信息技術團隊研制的水聲定位設備,在漂移海冰環境下實現精準導引,助力潛水器安全上浮,開創了“船潛協同”的移動式冰潛新模式,顯著提升水下作業效率。團隊成員洪小平隨船提供全程技術支持,保障了所有潛次順利實施。
本航次納入中國第1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共有來自16家單位的80名科考隊員參與??瓶缄牪杉怂w、沉積物、巖石和生物等珍貴樣品,獲取大量觀測數據,為研究北極氣候快速變化提供重要支撐。
此次考察由自然資源部組織,出動“雪龍2”號等四艘科考船,系我國規模最大的北冰洋綜合科學考察。哈工程副教授曹然攜自研極地設備參航,在56天科考中成功獲取北極冰層下海洋多物理場信息,為極地研究提供關鍵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