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環生活垃圾焚燒廠。

餐廚垃圾處理。

全流程監控。

餐廚垃圾收運。

垃圾處理中。
□文/攝 本報記者 劉瑞
在哈爾濱現代化垃圾處理廠里,一場場神奇的“物質變形記”正在上演:智能分選系統精準分類,厭氧發酵罐轉化有機質,高溫焚燒爐釋放能量,最終生活垃圾完成華麗蛻變,轉化為點亮萬家燈火的清潔電能和溫暖千家萬戶的綠色熱能。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垃圾圍城”現象一度成為很多城市亟待解決的環境和民生難題。近年來,哈爾濱市以科技創新破題,構建起“全鏈條、全量化、資源化”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哈市平均年處理生活垃圾190余萬噸,可發電7.2億度,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實現100%全覆蓋。
科學處理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初秋的哈爾濱,涼風送爽,獨特的景致和色香味俱佳的特色美食吸引著各地游客。隨著市民和游客在外就餐頻次增加,冰城各大飯店每日產生的餐廚垃圾量也迎來高峰。
9時,一輛餐廚垃圾專用收運車準時??吭谀蠉弲^長江路的一家火鍋店門口。垃圾收運員和飯店工作人員將垃圾桶推到餐廚垃圾收運車旁,垃圾收運車自動“抓住”垃圾桶邊緣,將垃圾倒進垃圾車的“大肚”內。
該飯店負責人孫先生告訴記者,自2012年飯店開業以來,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量一直較大?!斑^去讓一些私營企業收走,不衛生也不放心。2018年,我們與哈市特許餐廚垃圾經營公司簽訂收運協議,每天定時專車轉運餐廚垃圾,既省事又環保。”孫先生說。
10時30分,記者在位于香坊區的哈爾濱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現場看到,剛返回的10余臺餐廚垃圾收運車依次進入預處理單元,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車輛將餐廚垃圾卸到漿化機中,餐廚垃圾隨即被刀盤破碎制漿……
“預處理單元將餐廚垃圾進行有機物和油脂分離,與一般生活垃圾相比,餐廚垃圾內含有水分,還有其他垃圾,因此分選程序非常復雜?!痹擁椖肯嚓P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餐廚垃圾處理過程分為預處理單元、厭氧單元、沼渣脫水單元、沼氣凈化單元等。預處理單元將餐廚垃圾進行有機質和油脂分離,分離出的有機質進入厭氧發酵罐產生沼氣,沼氣經凈化脫硫后進入燃氣鍋爐產生蒸汽供生產使用,剩余部分沼氣則用于廠區發電。
“通過專業的垃圾處理設備,讓餐廚垃圾變廢為寶,提取的油脂最終加工成工業級混合油,出售給有資質的企業進一步加工制成生物柴油、航空燃油等原料。真正做到餐廚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痹撠撠熑苏f。
“擴建+新建”
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提升
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其他垃圾是產生量較大的一類生活垃圾。哈爾濱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其他垃圾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焚燒發電。那么,其他垃圾如何通過焚燒進行發電呢?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阿城區的光大哈電生活垃圾焚燒廠,中央控制室內一塊電子大屏幕上顯示著垃圾進廠到焚燒全流程的監控畫面。中央控制室相當于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神經中樞”,垃圾運輸車從進入廠區到垃圾焚燒、發電、煙氣廢渣處理等環節,以及燃燒調整、環保參數控制等,全部可以在中央控制室內實現計算機遠程自動化控制和監視。
來到主廠房內的參觀通道,廠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垃圾焚燒發電過程,實際上是一系列能量轉換過程,“首先,垃圾在焚燒爐內燃燒,化學能轉變為蒸汽熱能;在汽輪機內把蒸汽的熱能再轉變為軸旋轉的機械能;最后在發電機內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p>
相關資料顯示,垃圾焚燒發電,可使垃圾體積減少90%、重量減輕80%,產生的電還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近年來,哈市聚焦“一擴建、一新建”重點工程,全力推進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其中,擴建位于松北區的京環生活垃圾焚燒廠,新建位于阿城區玉泉固廢綜合處理園區的光大哈電生活垃圾焚燒廠,以滿足垃圾處理工藝升級和未來垃圾增量需求。
2021年底,伴隨著日處理能力2250噸的光大哈電生活垃圾焚燒廠和日處理能力1800噸的京環生活垃圾焚燒廠相繼投產,九城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躍升至6550噸/日,為哈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完善體系
設計總處理規模超垃圾日產量
生活垃圾處理水平折射城市治理能力。它不僅關乎市容整潔,更維系著生態安全與資源循環。“十四五”期間,哈市推動《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城鄉固體廢物分類治理專項規劃(2019—2035年)》落地實施,在城鄉環境整治與固廢處理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哈爾濱市城管局環衛中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九城區平均日產生活垃圾5000余噸。目前,城區已建成并運行4個垃圾焚燒處理廠、1個餐廚垃圾處理廠,設計總處理規模達7050噸/日,遠超生活垃圾日產量。
據介紹,近年來,哈市各大垃圾處理廠采用“分類后的其他垃圾全量焚燒+爐渣綜合利用+飛灰螯合穩定化后安全填埋”的技術路線,成功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焚燒不僅大幅減少土地占用,更將垃圾轉化為清潔電能,實現資源再生利用。據估算,每焚燒1噸垃圾可發電400度,全市年產190余萬噸生活垃圾至少可發電7.2億度,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顯著。
與此同時,九縣(市)也緊跟步伐,以焚燒為主導技術路線,持續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中的焚燒占比。2023年6月,五常市設計日處理能力600噸的垃圾焚燒廠建成投用,有力推動全域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穩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