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吳昌林 記者劉莉)“樹枝遮光的問題解決了?!毕惴粎^王兆街道金星社區李女士看著修剪整齊的樹木十分欣喜。她通過社區“意見一鍵達”平臺反映問題后很快得到解決。香坊區創新推行“線上掃碼+線下議事”多元協商模式,依托“意見一鍵達”平臺實現民情直通,通過“網格+”機制實現快速響應,有效打通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
“十四五”以來,香坊區以黨建為引領,持續深化基層治理改革創新,以繡花功夫織密民生服務網絡,將一項項城市治理的“規劃圖”轉化為群眾身邊的“實景畫”,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聚焦基層治理中的難題,香坊區委社工部組織街鎮開展“冰城圓桌派 協商議事廳”主題活動、香坊區“街巷新聲”社區黨組織書記經驗交流分享會,總結推廣優秀社區治理典型經驗,進一步提升社區工作者服務能力,增強基層治理效能。聯合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舉辦香坊區“菁英社工”訓練營增強基層治理能力進修班、新任社區工作者崗前培訓班,將組織協調、應急處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具體工作納入培訓課程,參訓社區工作者450余人,有效提升社區工作者理論水平、實務技能和基層治理能力。推動各類網格員進網格辦實事,指導村(社區)充分發揮網格基礎性作用,常態化開展網格走訪排查,確保管理“無死角”、服務“無盲區”。全面調動機關黨員干部、志愿者、新就業群體等兼職網格員,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工作。做好典型選樹,在香坊發布公眾號開設“尋找最美網格員”專欄,刊發優秀社區網格員事跡,形成見賢思齊、互促共進的良好氛圍。
開展“兩個覆蓋”百日攻堅行動,組建專項專班摸排建賬,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經開區園區企業“應建盡建”。截至目前,1278家非公企業中285個黨組織覆蓋732家,覆蓋率57%;254家社會組織中62個黨組織覆蓋157家,覆蓋率61.8%。將“兩新”組織書記納入全區“強基固本、先鋒淬煉”培訓,開設黨建實務、政法工作等課程;建立200余人的新興領域入黨積極分子信息庫,實行“行業+屬地”雙培養機制;向1278家非公企業、254家社會組織選派460余名黨建指導員。
在樂松廣場、香坊萬達廣場等設置商圈黨群服務驛站,破解新就業群體“進門難、??侩y、尋路難”問題;提檔升級171個“紅色驛站”,推薦8家醫療企業加入全市“新就業群體健康守護醫藥聯盟”;聘任700余名快遞、外賣小哥為“香騎兵”兼職網格員,推動“四隨”服務模式融入基層治理,相關做法獲中央社會工作部肯定。
健全區、街鎮、社區(村)三級志愿體系,推動服務規范運行。組建香坊區志愿服務聯合會,有效鏈接企業、高校、社會組織資源,提升服務專業化、項目化水平。指導健康路街道樂園社區成為中央社會工作部鄰里守望志愿服務試點,打造6支示范志愿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