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彭溢)近日,在黑龍江省對外科技合作中心與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研討會上,“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于景華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工作室”正式揭牌。該工作室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于景華研究員團隊與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共同組建,旨在系統推進黑龍江省野生植物資源的科學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注入科技動力。
據介紹,我省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全省野生高等植物2900余種,其中包括4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1000余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物種,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于景華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工作室將整合高端科研資源,突破關鍵技術瓶頸,為我省野生植物資源的科學保育與可持續利用提供智力支持,并聯合培養專業科技人才,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
工作室成立后,將系統整合“東北植物與生境”數據平臺及相關調查資料,精準掌握野生瀕危與經濟植物的分布與生存狀況,為保護策略制定提供依據;深入研究瀕危植物致危機制,研發解瀕技術,開展遷地保護與野外回歸,促進野生種群恢復;推進野生植物引種馴化、生態培植與全資源化利用工藝研發,推動人工種植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該工作室的建立,將搭建多學科交叉的科研與成果轉化平臺,匯聚植物學、生態學、遺傳學等領域專家協同攻關,提升我國在野生植物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同時,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的高端智庫作用,增強黑龍江省在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能力,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林草濕核心區綠色轉型、服務“一帶一路”生態環境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