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區優良的環境。

居民樂享良好環境。

小區日常管護。
□文/張瑜 高帥 本報記者 馬智博 攝/本報記者 蘇強
路面塌陷數小時修復完成,小區物業頑疾得到根治,居民從抵觸到主動參與共建共治……這一系列變化,源于道里區基層治理模式的改革創新。該區堅持以“黨建引領”凝聚社會合力、以“創新驅動”增強治理效能、以“未訴先辦”提升服務精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主動、精準、快速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讓治理成果更大范圍、更可持續、更有溫度普惠千家萬戶。
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的治理變革
今年3月的一天,愛建街道梧桐花園社區網格員在轄區巡查時發現鴻潤路20號路面出現塌陷,當即打開手機上的“指尖辦”APP,進行問題描述并拍照上傳。維修工人迅速來到現場,很快塌陷道路維修完畢。這一高效處置的背后,是道里區創新工作機制的有力支撐。
聚焦“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道里區著力破解“街鎮社區看得見管不了,職能部門管得了看不見”的治理困境。通過創新“網格發現,指尖受理,分級響應,協同處置”工作機制,搭建黨政企民溝通交流的“指尖辦”平臺,有效激活社區“造血”能力。截至目前,已統籌全區23個街鎮160個社區、30個職能部門合力解決物業管理、城市環境、安全應急等13類45方面民生實事43763件,解事率達79.8%,哈爾濱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投訴率同比下降29.86%。
面對“資源分散難整合、服務供給碎片化”的難題,道里區創新性地吸納供水、排水、供熱、燃氣、運營商等16家駐區企業,真正實現“未訴先辦”。
為破解“民生問題懸空,內生動力不足”問題,道里區成立以黨政班子為成員的督導小組,定期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公開“晾曬”全區民生實事辦理情況。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推動全區黨政企干部職工能力作風大轉變、居民幸福指數大攀升,確?;鶎又卫黹L效化運行。
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模式轉型
在民生尚都小區瑞園,一些居民因多年生活習慣,在綠地開辟小院種菜,社區多次勸導無果。今年3月初,道里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區住建局、市物業集團和巨佳物業公司共同開展物業攻堅戰以來,以環境整治成效為切入點,多次上門談心。當看到小區綠化重現生機、鄰里積極配合整治工作時,居民不僅主動拆除圍欄,還成為環境治理志愿者。這一轉變生動體現了道里區基層治理模式的顯著成效。
針對民生尚都小區持續多年的物業頑疾,道里區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基礎性、牽引性作用,整合物業企業、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進駐網格,強化社區治理能力。創新建立“群眾點題、網格領題、社工破題、聯動解題”工作機制,臺賬式列出群眾“問題清單”,社會工作部精準化幫助制定解決辦法,統籌職能部門對照問題臺賬每周一推進一督導一銷號一驗收。連續三個月每周召開推進會12次,壓茬推進物業攻堅戰,確保攻堅任務在既定時間取得最大成效、實現最大突破、形成最強輻射。
針對“訴求清單”,道里區推行社區專職網格員、物業專業網格員編組作戰、同格入戶的工作模式,推動問題及時發現、主動服務、聯動解決。網格員深入每家每戶,耐心向居民宣傳政策、解釋勸導,主動收集、傾聽居民訴求,實現居民按需點題,社區網格領題,將訴求轉化為工作清單,確保居民小事不出網格。攻堅戰以來,累計發放《致居民一封信》1.92萬封,張貼公示板、設置提示牌1413塊,切實讓網格員身份亮出來、網格作用顯出來、治理成效強起來。
針對小區治理難點堵點,道里區用活“網格發現、指尖受理、分級響應、協同處置”工作機制和“指尖辦”平臺,統籌平臺內的執法、園林、城管、消防、公安等力量,依據“問題臺賬”逐一聯動解題,形成治理合力。攻堅戰以來,哈爾濱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道里區物業投訴率同比下降39%,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從“單打獨斗”到“協同聯動”的格局重塑
日前,科研小區內最后一戶居民的違建拆除工作遇到阻力。面對侵占小區公共場地的問題,執法人員并未急于動手,而是耐心地向居民講解法律法規,清晰闡明私搭亂建行為對小區整體環境、消防安全、鄰里和諧以及公共利益的侵害。最終換來居民的理解與認同,違建得以順利拆除。矛盾的化解得力于道里區注重人性化執法、以理服人的治理理念。
近日,道里區組織職能部門、各街鎮及投訴量排名前18位的物業企業、物管項目的所在社區和屬地派出所主要負責人召開會議,推廣復制民生尚都基層治理經驗,持續推動非公物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服務標準。以清河灣、科研小區為代表,同時展開物業攻堅戰。
攻堅戰啟動后,全區23個街(鎮)組織召開轄區所有物業企業參加政企對接會,深入排查小區投訴根源和物業服務不足問題。各街(鎮)成立督導組,對投訴率排名前20家物企壓茬推進攻堅,達到降低投訴、居民滿意的整體目標;對于治理難點多、困難較大的物企,道里區委社工部聯合區住建局同步成立督導組,對攻堅戰進展情況進行督導;對屬地難啃的“硬骨頭”,道里區依托“指尖辦”平臺,以社區網格為基礎,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共同解決問題,真正實現為居民解難、為基層減負。
道里區還聯合企業開展健身器材等愛心捐贈活動。與居民共同開展聯誼懇談會,傾聽群眾聲音。組織街道、社區、國企、黨員、行業以及社會組織共計千人,到小區開展大規模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在愛心人士的感染和帶動下,小區居民主動走出家門,共同整治環境。此外,道里區還組織參與意愿強的居民,組建物業環境監督員隊伍,推進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物業問題跟蹤解決,監督居民亂扔垃圾、破壞環境等不良行為,“雙向監督”模式有效激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共治意識。
通過持續創新黨建引領“未訴先辦”模式,道里區探索出一條基層治理新路徑,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