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請您介紹一下黑龍江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四個農業”推動現代化大農業高質量發展情況。
梁惠玲代表:感謝媒體朋友對黑龍江農業發展的持續關注。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和世界公認的黃金玉米種植帶、畜牧養殖帶,擁有全國耕地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綜合生產能力最強的北大荒農墾集團,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我省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要囑托,堅持以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去年,糧食總產邁上1600億斤大臺階,占全國的11.3%,增產量占全國的1/5,糧食總產量連續15年居全國第一,全國每9碗米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具體向大家介紹三方面情況:
第一,以“四個農業”賦能糧食生產,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黑龍江耕地面積全國第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而且地勢平坦,集中連片。我們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頭等大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堅持發揮科技創新的增量器作用,黑龍江擁有78所高等院校、120家獨立科研院所,僅農業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就有4家,我們依托國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成果轉化運用,農業科技貢獻率達70.8%。我們深入開展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深度融合,集成組裝高效增產技術模式74個,推廣大壟密植5126萬畝、水肥一體化212萬畝。我到基層調研,種植戶告訴我,采用大壟密植這種種植模式,畝產至少增加一成。去年,全省糧食綜合單產刷新歷史紀錄,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二是堅決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們優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標準農田,統籌推進侵蝕溝治理、土壤改良和農田防護林網一體化建設。去年,1040萬畝高標準農田實現當年立項、當年完工,累計建成面積近1.2億畝,規模全國最大,今年還將建設1169萬畝以上。我們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推進以還田為主的秸稈、畜禽糞污循環利用模式,秸稈綜合利用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5%、84.5%,每千克黑土有機質含量比“十四五”初期提高了4.1克。三是持續擦亮種子芯片,我們大力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成功選育高油高蛋白大豆、耐密宜機收玉米、優良食味水稻等一大批突破性新品種。特別是新審定推廣的黑農531大豆,油分含量、畝產量成為國內大豆標桿品種。四是推進農機裝備現代化,大力推進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激光除草機打破國外壟斷,氣力式電驅播種機、鮮食玉米收獲機等一批高端智能機型成功填補國產空白、實現產業化應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9%以上。五是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我們建設全省統一智慧農業平臺,繪制耕地“一張圖”,今年將建成20個無人化智慧農場、100個智慧牧場和4個智慧漁場,推動由傳統農業“看天種地”向現代農業“看屏種地”轉變。
第二,以“四個農業”踐行大食物觀,打造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黑龍江擁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我們堅定不移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綠色糧倉、綠色廚房,綠色有機食品基地認證面積超1億畝,穩居全國第一。一是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出臺畜牧業貸款貼息、奶牛良種補貼等政策,建設大型和奶乳一體化萬頭牧場17個,高端肉牛和牛養殖規模全國第一,大鵝出欄超過6000萬只。二是加快發展冷水漁業,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模式,水產品總產量超過80萬噸,興凱湖大白魚、連環湖大銀魚等名優品種暢銷全國。三是壯大現代設施農業,開展設施農業改造提升行動,做大“北菜南運”基地,設施農業面積超過50萬畝,口感番茄、油豆角等龍江蔬菜越來越多出現在全國人民餐桌。四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聚焦樺樹汁、刺五加、紅松子等特色重點品類,培育壯大森林食品產業。去年,黑木耳干品產量23.82萬噸,居全國之首。
第三,以“四個農業”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動農業提質增效。黑龍江農產品、畜產品、森林食品,品類豐富、量大質優,為農產品精深加工提供了優質的原料基礎。我們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推動“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提檔升級,做強綠色食品加工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一是狠抓市場主體培育,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去年,新增117家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飛鶴乳業等一批領軍企業持續做強做大,“爾濱·波司登”、鵝司令等高端羽絨服項目建成投產,產品市場俏銷。二是大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發展,做強做大優勢特色產業,玉米深加工能力超過2800萬噸、占全國23.3%、居于首位。三是著力打造品牌,建立完善涵蓋全產業鏈標準,創新營銷方式,培育壯大“黑土優品”“九珍十八品”等區域品牌,“黑土優品”位列“2024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百強榜”第13名。四是加快打造產業集群,推動上下游企業集聚、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有機銜接,綏哈大齊生物制造集群晉級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