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成功獲得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舉辦權,不僅將提升黑龍江省“帶動三億人參加冰雪運動”核心區地位,也為冰雪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如何承接好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就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發掘冰雪文化資源、提升冰雪文化內涵,秉持系統觀念發揮文旅深度融合的疊加、倍增作用。
挖掘龍江冰雪旅游的潛力
后冬奧時代,面對文旅消費需求的不斷釋放,我省全力打造“冰雪之冠”品牌,不斷增強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認可度。近兩年,我省創新發展冰雪旅游,以冰雪場館、冰雪體驗、冰雪賽事、冰雪文化、冰雪景觀、冰雪線路為重點,推出三大冰雪旅游主題產品、五個重點冰雪旅游城市、十條冰雪旅游精品線路、十五個“冰雪旅游必到必游地”。
當前,我省冰雪旅游產業結構不均衡,產業的設計、建設與營銷不匹配。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創新性不高。游客的整體冰雪體驗感欠佳,難以促成長期經營、附加值高的冰雪產業鏈。文旅融合不緊密,新業態創新意識低。
做好文旅“融”文章
冰雪產業的發展需要在冰雪文化上持續破題,要想做大冰雪經濟的文章,必須形成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文化創新產品,為冰雪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發揮哈爾濱省會城市“冰雪文化之都”的帶頭作用、輻射作用,加快省內各城市之間的協調合作,打造精品冰雪旅游路線和一站式服務體驗,完善各區域間的協調合作、建立區域產業機制、加快產業融合發展。
提升政策效應,培育“冰雪之冠”品牌。大力支持企業、集團、組織等加入冰雪旅游產業布局、規劃、發展等環節,促進現有的冰雪旅游企業及“引客入省”的旅行社合力高效發展冰雪旅游產業。
積極創設冰雪旅游品牌活動。著力發展政府扶持的冰雪主題論壇、展覽展示活動及國內外著名大型冰雪賽事;加強我省冰雪體育賽事的合作交流;加快冰雪產業和旅游地的創新建設,將冰雪產業與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進行有效融合,將創新發展思維融入冰雪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加快冰雪主題的線上演藝、線上賽事、旅游直播和VR/AR 運動等冰雪旅游體驗產品的開發。
加大文化旅游供給側創新
發展冰雪旅游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以冰雪為主題的五大旅游產品——娛樂、藝術、度假、體育和研學,塑造獨具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按照“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重點突破與融合發展相結合”原則,以冰雪產業為主要力量,積極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生態、社會全方位一體化發展,打造高質量冰雪產業。
以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產業。合理運用 5G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融入冰雪體育產業之中,促進“智慧游”的開發,借助云技術提升場景體驗。借助互聯網技術促進冰雪體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優化營銷策略,促進冰雪旅游營銷數字化轉型和區域冰雪旅游數字化系統建設。
創造條件促新業態不斷涌現
旅游開發,文化先行,從冰雪旅游本質屬性出發,將文化滲透于整個冰雪旅游過程之中,以文化產業帶動旅游業的發展。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對游客有極大的誘惑力,能夠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游玩,從而為本地域旅游產業起到先導作用。
創新冰雪旅游發展模式,積極推動旅游與文化多層次、多領域交融,形成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互補形式。借助我省紅色旅游資源、少數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設計獨具龍江冰雪特色的文旅產品,打造一批如“冰雪大世界”的優質文旅品牌,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同發展,加快我省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當前,我省已進入以2025 年亞冬會為牽動的冰雪經濟加速發展期。應緊抓發展良機,延長冰雪產業鏈條,豐富產業經營業態,繼續挖掘豐富的冰雪旅游價值,大力謀劃“一季熱”轉型成為“四季熱”,把“冰雪之冠、避暑勝地、五花山色、北國之春”四季特色旅游品牌擦得更亮。未來龍江,應以充分調動資源為基礎、以數智化技術賦能為手段、以創新產業布局為根本,全力推動龍江冰雪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金代志,哈爾濱商業大學、省社科聯智庫專家;王春霞,哈爾濱工業大學、省社科聯智庫專家;黃琦:省社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