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北疆,博創未來。
26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福建省泉州晉江開幕。
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是我國博士后制度實施40周年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全國性博士后創新創業賽事,旨在打造博士后創新創業的高水平交流展示平臺、吸引人才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培養選拔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有效渠道,本屆大賽還專門設置了人才招聘活動。比賽正酣,人才招聘活動同樣吸引人們的眼球。
政策紅利疊加龍江厚植人才沃土
為充分利用大賽平臺資源,吸引集聚更多優秀青年人才到龍江創新創業,近日,黑龍江省人社廳發布《黑龍江省參加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期間引才計劃》,全省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大型企業等62家企事業單位設置437個崗位,計劃引進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的高層次人才及急需緊缺人才1600余人,并明確了招聘條件和政策待遇。其間,引才計劃將通過黑龍江人才招聘區、綜合交流區及網絡媒體集中發布,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現場進行引才政策宣講。

向招聘單位詢問政策
黑龍江省人社廳人力資源流動管理處副處長張玉琢告訴記者,《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新時代龍江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規定》出臺以來,對引進人才在個人職業發展、平臺搭建、激勵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含金量高、吸引力強的政策舉措。據了解,引才計劃將持續至今年年底,對有意愿到龍江創新創業且符合規定高層次或急需緊缺人才引進條件的,可主動與用人單位洽談對接,了解具體要求和政策待遇。各部門及用人單位將開設“綠色通道”,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按人事管理權限和規定程序及時辦理聘用手續,并落實好相關政策待遇,為其工作生活創造便利條件,讓人才在龍江安心安身安業。
黑龍江省人社廳將借助此次國家級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的平臺,持續為我省重點單位引才聚才提供優質服務保障,切實提高引才工作效能。
引才誠意滿滿 條件待遇非常豐厚
“東北農業大學高度重視青年師資隊伍培養建設工作,大力實施全職博士后支持計劃、青年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和東農學者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為青年師資提供良好的崗位待遇和高水平的科研平臺;在職稱評審中設立正常晉升、破格晉升和人才綠色通道,目前學校最年輕的教授是出生于1995年的。此次學校帶來近40個招聘崗位,涉及畜牧學、獸醫學、農業工程等12個領域,誠邀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關注并加入,共同為服務國家和龍江科技發展貢獻東農力量?!睎|北農業大學人事處人事科科長劉翠翠在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黑龍江大學人事處處長張晶平告訴記者,黑龍江大學此次提供了120個教師崗位,落實事業編制。提供安家費10-60萬元,科研經費自然科學15-80萬元、人文社科10-30萬元,優秀博士或博士后可以直接聘任副教授、教授,為子女提供優質中小學教育。同時享受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人才政策。招聘20名全職博士后,最高可享受35萬元年薪,提供10萬元科研經費。大賽現場,學校與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參賽選手廣泛交流,宣傳黑龍江省和學校的人才政策,介紹學校相關學科和平臺發展狀況、優勢特色,邀請選手到校實地交流考察,滿足來龍江創業的愿望。

講解相關政策
“這次引才效果還是不錯的,僅一天半的時間,就接待了數十人咨詢、接收簡歷近50份。接下來,我們將加速推進人才面試工作,推動人才意向快速轉化為實際引才成果,切實為區域發展與學校建設注入新動能?!闭f到本次大賽期間的人才招聘活動,東北石油大學人事處處長王勇如是說。 “東北石油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和黑龍江省的號召,不僅有4支團隊參賽,更帶來了50余個教學科研崗位。我們充分整合了《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大慶市‘校企政’聯合體政策以及學校自身的人才待遇,形成了強大的‘政策紅利疊加’效應,誠意引才。希望能夠借助這個國家級平臺,為龍江振興和學校發展匯聚更多英才。”
關注龍江發展 人才向北心愿漸濃
“我是材料專業的博士,我想找一份兼職博士后工作,與黑龍江的幾家單位進行了對接。黑龍江發展潛力很大,我很希望與黑龍江能有成果和技術方面的合作,用所學專業作點兒力所能及的貢獻,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备V荽髮W的小張坦誠地對記者說。
小何是一名在國外正攻讀教育學學位的博士。說到畢業去向,他脫口而出:“當然是回國啊?!睂τ谖磥砉ぷ鞯娜ハ?,他坦言,他很看重個人的發展空間。他說,這幾年哈爾濱的旅游火爆出圈兒,他也開始關注黑龍江的發展?!叭绻茉诤邶埥业綕M意的工作,我會選擇去黑龍江?!毙『握J真地說。
一位招聘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招聘會有5位高層次人才來和他們進行洽談,來黑龍江工作的意愿很強。他們普遍認為黑龍江近幾年人才政策力度很大,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在他們看來,現在是來黑龍江創新創業的好時機。

了解求職需求
優渥的薪酬待遇,多樣的項目資助,廣闊的發展前景……開放的黑龍江已敞開胸懷,面對天下英才發出誠摯邀請:來建功立業吧,黑龍江歡迎你。
記者:李播;攝影:李播